多级泵平衡盘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详解
多级泵的平衡盘是轴向力平衡系统的核心部件,其作用是通过与平衡环的配合,自动调节转子的轴向位置,避免叶轮过度磨损或口环咬死。若平衡盘失效,可能导致泵体振动、轴承损坏甚至转子抱死。以下是平衡盘检查的详细流程与要点:
一、平衡盘检查前的准备
-
停机与隔离
-
关闭泵进出口阀门,切断电源,确保泵完全停止运行。
-
排空泵内介质,避免残留液体影响检查或造成安全隐患。
-
拆卸泵盖前,标记转子位置,防止回装时错位。
-
工具与仪器准备
工具/仪器 用途 游标卡尺/千分尺 测量平衡盘磨损量 刀口尺/塞尺 检测平衡盘端面跳动 放大镜/内窥镜 观察表面裂纹或腐蚀 磁力表架/百分表 检测平衡盘轴向间隙 -
安全注意事项
-
佩戴防护手套,避免尖锐毛刺划伤。
-
使用铜棒轻敲平衡盘,禁止直接敲击造成变形。
二、平衡盘的外观检查
-
表面损伤检查
-
目视观察:检查平衡盘工作面(与平衡环配合部分)是否有划痕、凹坑或腐蚀。轻微磨损可继续使用,但深度超过0.1mm需更换。
-
裂纹检测:用渗透探伤或放大镜查看边缘是否开裂,尤其注意应力集中区域(如键槽、螺纹孔)。
-
端面跳动检测
-
将平衡盘安装到主轴上,用刀口尺贴合平衡盘端面,通过塞尺测量间隙。
-
标准:端面跳动量应≤0.02mm,超标需研磨或更换。
三、平衡盘与平衡环的配合检查
-
轴向间隙测量
-
组装平衡盘与平衡环,用百分表顶在平衡盘侧面,磁基座固定在泵体上。
-
盘动转子,记录百分表最大与最小读数差值,即为轴向总间隙。
-
标准:多级泵平衡盘轴向间隙一般为0.5~1.5mm,具体参考泵型手册。
-
配合面接触面积检查
-
涂抹红丹粉于平衡盘工作面,与平衡环对研后观察接触斑点。
-
合格标准:接触面积≥70%,且分布均匀。若接触不良,需研磨平衡盘或更换。
四、平衡盘磨损量测量
-
径向磨损检测
-
用游标卡尺测量平衡盘外径,对比新件尺寸。
-
极限值:碳钢平衡盘磨损≤0.2mm,不锈钢≤0.15mm。
-
轴向磨损检测
-
对比平衡盘原厚度与当前厚度,磨损超过1/3需更换。
五、平衡盘故障分析与处理
故障现象 | 可能原因 | 处理方法 |
---|---|---|
平衡盘快速磨损 | 介质含颗粒、平衡环硬度不匹配 | 加装过滤器,更换硬质合金环 |
轴向间隙过大 | 平衡盘螺钉松动、转子窜动 | 重新紧固螺钉,调整推力轴承 |
平衡盘端面发热严重 | 润滑不足、配合间隙过小 | 清洗油槽,修正间隙至标准值 |
六、平衡盘装配关键点
-
清洁与润滑
-
装配前用煤油清洗平衡盘、平衡环及泵腔,确保无杂质。
-
在平衡盘轴套表面涂抹高温润滑油(如二硫化钼)。
-
紧固力矩控制
-
平衡盘固定螺钉需按对角线顺序逐步拧紧,力矩参考泵厂规定(通常为20~30N·m)。
-
回装后测试
-
启动泵后,观察平衡盘处是否泄漏,监听有无异常摩擦声。
-
测量轴承温度,运行1小时后温升应≤30℃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泵知百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